大力推进教育戒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
2016年3月3日 醴陵律师事务所 http://xmhyjclscn.maxlaw.cn/
编者按 9月9日至0日,司法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厅(局)长、戒毒管理局局长参加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作为戒毒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保持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水平。 今天,法制日报择要刊发浙江、北京等个省(区、市)司法厅(局)负责人在会上的交流发言。 探索科学戒治机制提高戒治效果 浙江省司法厅 浙江司法行政戒毒机关围绕强制隔离戒毒“惩戒性”“社会控制性”“治疗性”三重属性,坚持把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全面提高戒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探索构建循证戒治机制。制定实施《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办法》,研究开发诊断评估信息化系统,通过对戒毒人员进行个体考察、分析、评估等,找出其吸毒成瘾的犯因性因素,提出个性化的戒治方案并设立专档,对症下药,实施针对性的矫正干预。 探索构建综合矫治机制。建立医疗戒治与康复训练相互支撑、心理矫治与行为矫正相互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康复相互融合、强制隔离戒毒与自愿戒毒康复相互衔接的综合矫治体系,运用管理、教育、医疗、康复等多种手段开展戒治工作,有效激发戒毒人员主动戒毒的内在驱动力,提高戒治效果。 探索构建分类戒治机制。按照戒毒人员性别年龄、戒毒阶段、心理行为特征、吸食毒品类型等不同情况,对戒毒人员实施分别、分期、分级、分类戒治。 探索构建开放式戒治机制。与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外聘5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常年驻所工作。加强与人社、教育部门的衔接,把戒毒人员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成人教育培训体系,把未成年戒毒人员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近年来有975人次获得职业技术证书,8人次获得学历证书。聘任00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戒毒公益大使,招募00名戒毒帮教志愿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工作。加强与社区戒毒机构、戒毒康复机构的协作,努力实现强制隔离戒毒与其他戒毒措施“无缝衔接”,巩固戒毒成果。 探索构建专业化保障机制。引进医学、心理学、康复护理学等专业人才448名,全系统77人获得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占4.%;9名民警具有“康复训练师”资格,占5.%。04年以来全系统共投入.5亿元用于戒毒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全省0个戒毒所全部建成室内康复训练馆。 大胆实践制定戒治处方按方抓药 北京市司法局 近年来,北京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探索研究科学的戒毒方法,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大药物依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指导参与下,大胆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入所时,根据复吸倾向性量表、心理健康测查表以及防御方式问卷等测量数据,并结合访谈,综合分析确定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因素,制定“戒治处方”,明确戒治目标和训练方案;根据体质素质基础测试,从运动目标、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六要素入手,制定“运动处方”,确定康体训练方向和重点,民警可“按方抓药”。 建立戒治监测评估系统,以班组建设为载体,强化个案戒治和团体训练,通过量表测试、日常观察、访谈等方式,每半年对戒毒人员戒治情况进行一次评估,一方面监测责任班民警是否按照“处方”开展戒治,另一方面监测戒治是否有效,对无效部分进行分析,并对戒治方案进行调整。经评估对比,戒毒人员生理唤醒维度改善率达到6%,戒毒行动维度改善率达到5%,普遍在情绪控制、戒毒效能感、家庭关系修复等方面得到提高。建立运动监测评估系统,确立包括力量素质、心肺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和灵敏素质等方面的戒毒人员运动康复检测标准。经评估对比,戒毒人员稽延性症状的比例下降48%,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日常就诊率下降4%,80%以上的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正念防复吸项目是矫治局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引进的项目,是整合正念减压疗法和正念认知疗法的一套标准的行为干预方法,对改善戒毒人员注意力、降低药物渴求有着很好的效果。通过评估分析,发现参加正念训练的戒毒人员负性情绪干扰反应时下降了0%,正性情绪刺激反应时提升了8倍以上,而未接受正念训练的对照组则无差异性变化,反映出正念训练对戒毒人员情绪系统损害的修复效果比较明显。在试验基础上编制《正念防复吸训练操作手册》,完成项目本土化,并在全局推广。 从管控型执法向服务型执法转变 福建省司法厅 近年来,福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紧紧围绕“注重安全、提升质量、创新发展、顺应改革”的工作主线,进一步探索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6”戒毒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传统的管控型执法向严格管理、和谐矫治、关怀救助、治病救人的服务型执法转变。生活上关心,为戒毒人员提供“入所包”等生活必需品,为体质差人员配发营养品、配备营养餐,对戒毒人员始终给予关怀和照顾。服务上用心,积极帮助无探访、无亲情电话、无经济来源的戒毒人员查找联系亲属,对亲情淡漠的家庭进行电话拜访和实地走访,尽力修复受损的亲情关系,增强戒治信心。沟通上贴心,采取谈心、班会交流等方式,主动答疑解惑,加强思想引导,营造“严格不失温情,严肃不失活泼”的和谐戒治关系。 在优化医疗资源方面,引进医学、药理学、精神医学等专业人才,为戒毒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9个场所均与当地综合性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医务人员培训基地,设置戒毒人员离所就医“绿色通道”,设立了专用病房,保障戒毒人员所外住院安全。主动邀请医疗专家来所诊疗,充分发挥所内和社会医疗资源优势,为戒毒人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医疗服务,努力保证戒毒医疗和日常疾病诊疗的正常开展。 为提升综合戒治水平,坚持“以文化人”导向,营造“优雅温馨、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戒治氛围。创新心理矫治工作,开展“弹性心理训练”研究、沙盘治疗以及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提升心理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场所社会功能,积极开展“场所开放日”活动,在场所建立禁毒教育警示基地展厅,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推进帮扶系统建设,积极联系地方党政部门、学校、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和联合帮教方案,开展安置就业工作,努力构筑“社会关注、政府关爱、亲情扶助、共同照管”的全方位戒毒支持系统。 (责任编辑:奚天宝) 4
-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xmhyjclscn.maxlaw.cn/art/view.asp?id=843521386481
[复制链接]